心梗的发生往往是建立在冠心病、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冠心病最为严重的情况就是心梗。冠心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上的血管发生了狭窄,狭窄的程度越来越重,当完全堵死的情况下,心肌细胞就会发生坏死,就叫心梗。但是当这条血管还没有完全堵死的时候,有可能会表现为心绞痛。
所以一般建议如果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情况下,或者已经有心绞痛的情况下,一定要早期干预,不要等到发生了心梗再去治疗。
因为一旦血管发生了堵塞,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是无法再逆转的。即使即刻手术,开通了血管,只是减少了梗死的面积,但是已经发生梗死的这一部分的心肌细胞就没有功能了。
所以各位患者一定不要等到心梗再去治疗,一旦确诊冠心病,就要提前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也好,预防心梗的发生。当然最好是在有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就控制好,不要让它发展成冠心病。
当病人出现心梗,要怎么进行急救呢?
目前病人已经确定识别出是心梗,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早的开通堵塞的血管。
前面我们提到,心梗就是因为冠状动脉,也就是心脏上面的动脉堵住了,引起被供应的心肌坏死。如果开通堵塞血管越快,心肌坏死和损伤的程度越低。临床上一般在心肌缺血或者供血中断,可能会出现半个小时左右,出现明显的心肌坏死,一般很难在半个小时做到识别和开通。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如果高度怀疑,出现胸痛,胸闷或晕厥,要及时进行一些处理,最有效的处理是立刻打呼叫医务人员过来。同时如果自己跟前备有药,可以含服硝酸甘油,甚至速效救心丸,也是可以的。自己可以最好是平躺平卧休息,静待来急救,这样能够更好的争取时间,使心肌坏死能够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心梗呢?
对于心肌梗死的预防,首先是对于它的危险因素的预防。心梗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很多,比如高血压、长期糖尿病、吸烟,还有就是平时工作不太规律、生活压力比较大等很多的因素。对心梗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心梗的发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预防作用。
假如病人已经是冠心病确诊的,对于心梗的预防除了饮食、生活方面危险因素的控制,还包括冠心病药物方面的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