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医院接诊一名特危重型心梗患者
经过溶栓、19次除颤后
患者转危为安
脱离“鬼门关”
01:57点击观看佛山电视台报道(01:57)事件经过傅先生,50岁,装修工人,入院前5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医院求诊,经心电图检查后,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因为病情危急,医院马上将傅先生经绿色绿道转送至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立刻进行溶栓治疗。
随后ICU团队对傅先生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心脏电除颤术及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一系列黄金救命措施,先后经过19次电除颤后(相当于患者在“鬼门关”走了19次),患者的心律转归稳定,终于“活”过来了。在进行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傅先生成功脱离“鬼门关”。
医学专家:心肌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
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分泌科主任刘凯东主任:突发心肌梗死主要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大分支堵塞造成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坏死。质量不好的血管有硬化斑块,硬化斑块一旦被血液冲破,破口周围就会聚集血小板,形成血栓,把破口堵起来。所以血栓本来是一种自身防御机制,本来是想把破口堵住,但如果血管质量不好,太细了,血栓就会把整个血管都堵起来,血液也就无法流通了。
心肌梗死高发人群
老年人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家族史的人群,特别是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
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夏日喜食冷饮,贪凉,由此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的情况。
既往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熬夜、交感张力高的人群也易发生心肌梗死。
有胸痛胸闷现象及时就医
平时没有胸闷、胸痛等胸部不适症状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部不适,很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体好而耽误最佳抢救时机。
刘凯东说,57%的患者事先没有任何症状,第一次心绞痛发作就表现为心肌梗死,危及生命。所以不清楚自己状况的病人及其身边的人往往会延误救助。“如果你感到心口有压迫感,心脏有紧缩、疼痛,脖子仿佛被卡住一样的感觉,不管你有没有想到是心梗,医院。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都只能暂时延缓病情以争取抢救时间,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治疗。”
出现胸闷、胸痛,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怎么办?
第一时间联系谁
相关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不是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从而延误抢救时机。
马上拨打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赢得救命时间。
保持气道畅通
发生心梗后,最坏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如果出现,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造成大脑细胞死亡。
信任并配合医生
病人一旦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临床上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
有的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还有些家庭,要把各种亲属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浪费。
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病人及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进行手术。
特别提醒
一旦有上述症状
请快来禅意急诊科
或心血管科来诊治
必要时应打或
或-82778
或者禅医胸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