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舒服的事,莫过于钻进被窝的那一刻,而最痛苦的,大概就是起床了。
每个早晨,闹钟一遍遍地响,而你很可能在争分夺秒地赖床。
事实上,冬天起床就该“磨蹭”点,醒后发呆几分钟,对心脑血管也很友好。那些一骨碌爬起床的人,身体可能面临着健康风险。
专家,告诉你冬天起床慢的人有多赚。
受访专家
医院心脏内科中心教授刘梅颜
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
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周迎春
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周滔
连医生都鼓励冬天“赖会儿床”
冬季心梗、脑梗等心脑急症高发,而清晨是“魔鬼时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早上6~10点,约有40%心肌梗死、29%心脏性猝死在此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
经过一夜睡眠,人体血液循环减慢,血液黏稠度升高,睡醒后,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一骨碌爬起床,或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体未必能及时适应过来。况且冬季气温低,血管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起床太急、太猛,氧气不能及时输送至大脑,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中老年人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冬天睡醒后,先在床上静躺一会儿,然后坐起来伸伸懒腰,活动活动一下胳膊腿,使关节充分舒展,再缓慢下床。
醒后别立即做5件事
受机体生物钟的影响,起床后这段时间,血压极易大幅波动,即使一个很小的动作,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除了起床慢一点外,还有5件小事也不适合睡醒立即做。
1
醒后剧烈运动
心血管医生普遍建议,冬天晨练不能太早,最好把晨练改成晚练。
这是因为,冬季清晨气温过低,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加强,造成血压波动,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对老人来说更是如此。
冬天最好将晨练改到下午较暖和的时间或傍晚,注意充分热身,运动强度以自我感觉微喘、但仍能与同伴正常交谈为宜。
2
醒后马上进食
胃在清晨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需要十几分钟至半小时才能苏醒。
另外,早上唾液和胃液分泌量相对较少,若立即进食,尤其是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如肉类),易导致消化不良。
建议晨起后先喝~毫升白开水,过段时间再进食。这一杯水,既能补充睡眠时失去的水分,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急症。
3
醒后立即叠被子
英国金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非常整洁的卧室,每张床上的被褥里也至少有万只螨虫。
由于房间里的尘螨在干燥、透露的环境中不易生存,而叠好的被子会轻易保存人体的温度和汗液,因此给尘螨创造了生存条件。
建议起床后不要马上叠被子,而要将被子翻过来,让内侧朝外,同时将门窗打开通风,散一散捂了一晚上的汗,等洗漱完再叠好被子。
4
醒后排便太用力
有些人存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情况,血管的弹性较差,不能承受太大压力。屏气用力,有诱使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
即使有便秘困扰,也不可用力排便,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开塞露等药物治疗。
5
醒后立即工作
有人工作任务紧,醒来后就投入紧张工作。但此时大脑供血不足,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还容易疲劳。
醒后最好睁眼躺在床上,想想一天的计划,让正在“休息”的肌肉和血液慢慢“清醒”,然后缓慢起身,伸个懒腰。
简单几招帮血管平稳过冬
寒冷的冬天,心脑血管格外脆弱,做好以下几件事,有助帮它平稳过冬。
1
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