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m.39.net/pf/a_4681577.html本病在欧美最常见,在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曾经的中国在世界上属低发区,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分为左冠脉系统和右冠脉系统;
左冠脉主干(LM)粗短起于左冠脉窦,分为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
临床常将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脉(RCA)视为三大主支。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
一、定义
定义: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新定义: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状动脉痉挛、炎症、先天性畸形、栓塞)→严重狭窄。
2.诱因
6am~12am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
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3.病理
冠状动脉病变AS+闭塞性血栓(96%)
4.病理演变
心肌病变:
20-30min→心肌开始坏死
1-2h→心肌凝固性坏死
1-2w→开始吸收、纤维化
6-8w→瘢痕愈合(OMI或愈合性心梗)
4.病理生理
1)血流动力学变化
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所致
EF值↓、SV↓、CO↓、Bp↓、心律失常
2)心室重塑(remodeling)
心壁变薄、体积增大、形状改变、对心室的收缩效应及电活动均有持续不断的影响。
3)泵衰竭(Killip分级)
Ⅰ级无明显心衰
Ⅱ级左心衰,肺部啰音50%肺野
Ⅲ级有急性肺水肿
Ⅳ级有心源性休克
三、诊断
诊断思路
1.典型缺血症状
疼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样、挤压痛、闷痛、钝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可伴有放射痛:部分病例可放射至左上臂尺侧、下颌、颈部、上背部;
可伴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其他症状
1)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2)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3)低血压和休克:在疼痛期间未必是休克。休克约20%主要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4)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32%~48%。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2.特征性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类
透壁性心梗和非透壁性心梗(20世纪80年代前)
Q波心梗和非Q波心梗(80年代)
ST段抬高性心梗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到近年随着再灌注治疗的临床应用演变为)
心梗心电图分期
急性期
缺血性T波——超急期
损伤性ST段——进展期
坏死性Q波——确立期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明天给大家谅解一下心电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