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完号,刘大爷悻悻的进了坐诊室,一把握住了张医生手,“医生,我得吃点药啊,否则这冬天能不能熬过去都是未知数!”
听到这话,张医生懵了,抓紧问道“怎么了大爷,哪不舒服啊?我看你这说话铿锵有力、走路麻利,咋这么懈怠呢?”
刘大爷长叹一口气,说道“我担心啊!对门老王前两天脑梗走了,上一年我的老伙计,一个又一个心梗、中风、瘫痪,就我还能走能跳,要是我也熬不过去,这以后都有可能见不着了,我害怕啊!人老了就是怕死啊!”
张医生听到这,立刻安慰,“冬天气温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的确会高,很多老人没能熬过,不过,这还是要看个人。”
很多老人冬天犯心梗脑梗,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大幅度升高,与外界温度相互作用,不小心诱发急性病。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只要平时学会正确预防,懂得调整自己生活方式,很多疾病可以做到避免。
刘大爷一听,拉着医生手,让他给自己想想办法,这冬天究竟怎么过才算合适?
随后医生建议刘大爷先做一下检查,测量了三高水平、体脂率、经动脉彩超、心脏造影、视网膜检查等。
最终检查结果显示,刘大爷血脂血压有些偏高,血糖指数还算标准,体重有点高,视力不错,但颈动脉处已生成斑块,阻塞不严重,只要平时坚持服药,积极复查,调整自己生活方式,远离不是嗜好,戒烟戒酒,可以控制很好。
若是慢性病,不加以调理,没有体检或遵循医嘱服药,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为急性血管疾病,发作率高、病死率、时间短而急,严重会影响患者生命。
所以冬天温度下降,慢性病患者应该要进行体检,格外注意,好好保养。
医生:天冷做好“4点”或能预防
不晨练
早上起床后1~3小时内,血压值波动较大。属于高血压峰值,若是此时出门锻炼会造成血管内壁压力加大,易诱发心梗脑梗、猝死。
冬天慢性患者尽可能减少锻炼频率,不要太勤快。坚持三个一原则,早上起床后睁开眼睛静躺一分钟,缓过神后坐起来静等一分钟,穿完衣服在床边慢坐一分钟。
坚持以上原则,会让血压尽可能变化平稳,不至于诱发急性病症。
注意保暖
冬天温度低,血管会受到冷空气刺激,出现急速收缩回弹,导致血压水平过高,使体内斑块脱落破裂,梗阻在血管岔口,诱发心梗脑梗的急性病症。
到了冬天一定要注重保暖,出门戴帽子、围巾、手套,保证好四肢温度,不喝生冷水、不碰寒凉物。
冬天一旦感冒对三高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或会导致体内代谢不畅,影响激素分泌,加重病情。
注意一氧化碳
若是在家使用煤炭取暖,一定要注重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若是三高患者在密闭房间内吸食进入大量一氧化碳,轻则昏迷,重则危害生命健康。
注意饮食
老一辈人讲究在冬季补元气,会选择炖肉汤骨头汤喝。虽然喝了能回暖,但这些汤中并没有营养物质,成分过于单一,多是油脂。
摄入太多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平时尽可能多补充根茎类深色蔬菜、水果。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或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小编每天都会分享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