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张亮萌友方听政
近期,信阳医院急诊科接到两例心梗猝死患者,所幸全部抢救成功且没有留下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转变迅速,在数分钟内即可诱发心源性猝死,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可能会丧失性命。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人群普遍缺少运动,心梗患者的发病年龄也变得越来越年轻。
5月25日凌晨2点10分,48岁的张先生因“突发心前区憋闷不适半小时”到该院急诊就诊,当时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凭着丰富的经验,急诊导诊护士李先春接诊后立即为患者开通“胸痛绿色通道”,并迅速将患者搀扶至急诊内科诊室进行心电图检查,在看到患者心电图显示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后,值班医生吴永学、护士王莹莹、唐东玉立即给患者口服双抗药物,抽血急查心肌标志物,吸氧及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措施。不料患者此时突然昏倒在值班室地上,同时伴有抽搐,心电监护显示患者为“室颤”。
情况万分危急,吴永学立即跪地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并在护士取来除颤仪后迅速给患者进行了一次电除颤,由于抢救及时,患者心率在除颤后马上转为了窦性心律并且意识逐渐清醒,后经心内科医生会诊后,将病人安全、快速的转入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无独有偶,上述类似的惊险场面不久前也发生在另外一位50岁左右的患者焦先生身上。
4月20日上午9点左右,焦先生因感胸痛并伴有冷汗由外院“”急救车转送至信阳医院急诊科,在急诊抢救室进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准备给予急诊溶栓时突然发生了室颤伴阿斯综合征发作。科主任朱桂华和曹蕾护士长带领值班的4位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经过十几分钟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抢救,终于让患者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由于这位患者同时还伴发“交感电风暴”(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引起的严重综合征),所以整个抢救过程除进行持续心脏按压外还进行了4次电除颤,静推肾上腺素、肝素、胺碘酮以及尿激酶原溶栓等多项抢救措施,医护人员最终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两名从鬼门关被拉回来的患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由于长期吸烟和缺少运动这些不良习惯,差点葬送掉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此,信阳医院医生也提醒广大市民,近年临床观察显示,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一般发作前都没有明确的心脏病病史,所以首次发作往往由于意识不到而更易引起猝死。为了避免这种高致命性猝死的发作,除了需要定期体检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心情舒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