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1日讯“起初,以为是感冒,就觉得胸闷、想吐;后来,右边的手脚使不上劲,筷子都拿不住,走路就像踩棉花;接着,人就往下倒……”11日上午,医院(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的李先生向前来查房的医护人员讲述发病经过仍心有余悸。
据了解,8日19时许,63岁的李先生刚吃完晚饭,在家突发胸闷、呕吐,继而出现行动不便,家属连忙呼叫急救中心将他送医院(医院)诊治。
“患者送来时,已出现吐词不清,口角右歪斜、左侧肢体无力,结合患者家属的描述,初步考虑急性脑卒中,随即‘一键启动’脑卒中绿色救治通道。”急诊科医师徐景龙介绍。
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对比。
“老年男性,右侧额颞叶脑梗死,可能会出现脑疝、癫痫,请协调介入中心,做好脑血管介入取栓术前准备……”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彭伟健陪同李先生做完颅脑CT检查后,医院卒中中心负责人、神经内科主任朱灿敏进行报告。
“心电图结果也出来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朱灿敏主任接到急查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报告,心头不由一紧——“快!通知胸痛中心会诊!”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心律失常情况!”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张华安医师立即到达急诊科,加入对李先生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的“队列”。
“时间就是生命,每多耽误一分钟都会多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朱灿敏主任当即与胸痛中心负责人邓昭武取得联系,经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紧急讨论,决定两个科室团队同时介入手术,先进行PCI手术,然后接着进行脑血管介入取栓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对比图。
就这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正式打响,两支不同的专业团队医生,同时上台介入手术。当日20时许,该院胸痛中心负责人、心血管内科主任邓昭武带领胸痛团队为李先生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侧冠状动脉中远段闭塞,立即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22时,朱灿敏带领卒中中心团队进行“接台”,并随即为李先生行全脑血管介入手术,脑血管造影见:右侧颈内动脉末端次全闭塞,血栓形成;右侧大脑前动脉闭塞。立即行颅内动脉取栓术;23时30分,李先生手术成功结束,安全转回神经内科病房。
术后查房。
“目前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可独自行走、进食;再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11日早查房中,神经内科朱灿敏主任详细查阅了相关复查结果,对李先生恢复情况进行了评估。
朱灿敏说:“当前,秋冬季节早晚温差较大,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诱因,广大市民特别是中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长江日报记者关晓锋通讯员陈林熊帆王迪黎)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