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心肌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心倍护ACS患者口服受体阻滞剂的 [复制链接]

1#

β受体阻滞剂是国内外指南中推荐的冠心病基本治疗用药,它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肌耗氧;还能够延长心脏舒张期,增加冠状动脉血供,改善心肌灌注。

临床研究也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致死性心律失常,降低心源性猝死的相对风险。

目前普遍认为,早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长期预后有益。但是,“早期”的界定时间,尚无定论。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学会(AHA)指南中推荐,在心源性休克低风险的ACS患者中,应在起病24小时内开始予以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当时,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并未作相应修订,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近些年,针对β受体阻滞剂在ACS患者中的应用,循证学依据在不断增加。年8月,ESC年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公布了最新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中建议,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中,起病24小时内应开始使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

这主要基于年3月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JCardiol)上的一项临床研究,现对这篇文献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

研究设计

主要研究终点:院内死亡事件。

次要研究终点:院外出现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EF<40%)。

同时计算患者的休克指数评分,包括以下因素:年龄>70岁,症状持续时间>12小时,收缩压<mmHg,心率>次/分。

患者的分层因素包括:早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24小时)、延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24小时);STEM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院内综合治疗管理策略。

统计学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主要结果

1、起病<6小时、6至24小时内开始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院内死亡和院外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24小时开始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主要和次要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显著升高。

2、STEMI亚组分析显示,早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主要和次要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但是,在NSTE-ACS亚组中,早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降低院外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发生率,但是未明显降低院内死亡事件发生率(P=0.44)。

3、额外分析显示,对“同时应用ACEI”这项因素进行校正后,口服β受体阻滞剂带来的临床获益消失。提示我们,这两种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回归模型显示,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与降低主、次要研究终点事件相关,但是ACEI对其没有影响。

4、当ACS患者的Killip分级>II级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所取得的临床获益消失。提示我们,在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患者中,不建议早期使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

5、把休克指数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校正后,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这项获益依旧存在。

主要结论

1、Killip分级I级和II级的ACS患者,起病24小时后延迟应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与院内死亡和院外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这种相关性在STEMI组患者中最为明显。

2、在良好评估Killip分级的情况下,休克指数并不能带来更多的预后评估信息。因此,早期口服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休克指数以及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均无关。

3、以上是通过倾向得分匹配设计得出的结果。

4、总体来说,目前数据结果提示我们,针对Killip低分级的ACS患者,尽早使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能带来临床获益。

(医院薄小萍医师审阅)

参考文献

BugiardiniR,CenkoE,RicciB,etal.Comparisonofearlyversusdelayedoralbetablockersinacutecoronarysyndromesandeffectonou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