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脂异常这一系列科普文章已到尾声,通过前几期的介绍,不知大家是否对血脂异常已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作为这一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想带着大家一起对血脂异常危险程度做一次自我评估。
(一)危险分层
所谓危险分层,就是血脂异常人群中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可能性大小。根据患病几率高低,我们将之划分为四个级别:低危(<5%)、中危(5~9%)、高危(10~19%)和极高危(≥20%)。
此危险分层,主要针对的是高胆固醇(TC)血症患者,高甘油三酯(TG)血症者不在此中。当然,这不代表高TG血症不危险,相反TG严重升高时,容易发生极其危险的急性胰腺炎呢!而且,高TG血症的人同样更易患ASCVD,只是TG受短期饮食生活因素影响较大,不够稳定,也不好评估。(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血脂各项指标意义,可以重读《读懂血脂检验单》)
另外,高TC血症患者中,由基因突变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也应排除在参评人群之外。FH在临床中,可分为纯合子型(HoFH)和杂合子型(HeHF)。所有FH患者,均须积极控制血脂。这里还要很沉重地向大家普及一下:HoFH常在幼童时期就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夭折发生率较高。
还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因其疾病和治疗的特殊性,也被排除到参评人群之外。
危险分层评级中,血脂入选指标是LDL-C、TC、HDL-C和计算出来的非-HDL-C(非-HDL-C=TC—HDL-C),共4项。其中,LDL-C为核心主力,TC是LDL-C的替补队员,非-HDL-C、HDL-C为二线队。除了血脂指标外,还包含多项共同参与破坏动脉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吸烟、肥胖(BMI指数)。
(二)一起来,自评估!
接下来,找出你的血脂检验单,拿出纸和笔,让我们一起来,自评估!
所有ASCVD患者,均为极高危组!这个危险分层,就是为了评估未来发生ASCVD的概率。都已患病了,那还有所谓的患病率吗?这就是为什么ASCVD患者都属极高危,理解吧。
那ASCVD这个家族成员都有谁呢?请找出门诊病历本或出院记录,大家对照一下,看是否有以下诊断: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猝死(救活过来的!)、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UA)等;
②血运重建术后,含心脏搭桥术、PCI术(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冠脉内溶栓等)等;
③稳定性冠心病;
④缺血性心肌病,这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心肌长期缺血而变性的一种疾病;
⑤缺血性脑卒中(即中风),常见症状有昏仆、偏瘫、失语、面瘫等;
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时间出现中风症状后自行恢复,且无后遗症;
⑦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如颈动脉、四肢动脉检查出粥样斑块等。
拿起血脂检验单。第一步,看看LDL-C和TC的数值,如果LDL-C≥4.9mmol/L(或TC≥7.2mmol/L),那就很遗憾地进入高危级别。指标值没这么高的,先确定下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继续评估,LDL-C≥1.8mmol/L(或TC≥3.1mmol/L)且年龄≥40岁的,那么,很遗憾,你被高危组看中了。
剩余的人再细分为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的。无高血压的,恭喜您,暂时通过,先到下一关等候区。有高血压的,则自查是否有以下三个危险因素:吸烟、低HDL-C(1.0mmol/L)和较大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如具备3个,那归属高危组;如果具备2个,且LDL-C≥2.6mmol/L(或TC≥4.1mmol/L),那也属于高危组。
经过上述评估后,剩余的人群中。有高血压者,具备2个危险因素且LDL-C≥1.8mmol/L(或TC≥3.1mmol/L)、具备1个危险因素且LDL-C≥2.6mmol/L(或TC≥4.1mmol/L),归属中危组。无高血压者,具备3个危险因素且LDL-C≥2.6mmol/L(或TC≥4.1mmol/L)、具备2个危险因素且LDL-C≥3.4mmol/L(或TC≥5.2mmol/L),亦归属于中危组。
在中危人群中,对于中青年(<55岁),我们进行了加码。这些人中,还需自查以下危险因素:①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②非-HDL-C≥5.2mmol/L;③HDL-C1.0mmol/L;⑤BMI指数≥28kg/m2[BMI=体重(kg)÷身高2(m2)];⑥吸烟。如果具备上述危险因素任意两个以上,那么,很遗憾,又得重回高危组去了。
顺利通过上述三个危险层级的考验,剩下的都归属于低危组啦!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是动态的,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实际情况改变而变化,定期危险分层自评价,有助于合理血脂管理,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任。再者,低危人群虽然ASCVD发病率低于5%,但也不应放松警惕。
如果你还想尽量降低自己ASCVD发病率,那么,请您重读《浅谈血脂异常》,里面有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介绍。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