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天,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期。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心梗风险就增加2%。当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容易引起血管收缩,使得心脏工作负荷增大,从而极易发生急性心梗,顷刻间可能致命。那么该如何识别心梗信号?怎样预防与应急处理呢?
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急性心梗发病突然,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发生前会出现一些预兆。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心梗的不典型症状有哪些?
胸背、肩颈、胳膊疼或左上肢无力心梗发作时的疼痛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或左上肢突然无力,并伴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胃疼或脐周疼痛既往有心绞痛且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人,出现胃疼、胃部灼烧感伴恶心、呕吐或脐周疼痛。牙疼有时可表现为牙痛或者下颌痛,可能在情绪激动、疲劳过度或饱餐后出现。而且这种牙痛可能在静止状态时不痛,走路、运动后就会疼痛,同时伴有胸闷、憋气等不适。如果出现短时间的牙疼,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突然变懒,乏力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通常就是表现乏力,嗜睡,不想动,这时就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头晕、头疼头晕、头疼是很多人疾病中都能见到的症状,当伴有出汗、心慌等问题时,也可能是心梗的征兆,在此也重点提示。焦虑失眠毫无缘由的焦虑,半夜忽然无征兆地惊醒,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这种情况需要多加留意。如何预防心梗,安全过冬?
注意保暖冬季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及时增减衣物,在室外应做好保暖,特别是头、手和脚部,进入室内后不要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膳食平衡饮食应定时定量,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减少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特别是晚餐,切忌吃太饱。食物种类要齐全,比例适宜。忌烟少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增加心梗的发生。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紧张及过度劳累,维持规律的生活起居。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质量才能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急性心梗的发生与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过猛有关。因此,应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大便干燥时应及时使用通便药物。洗澡时水温要适宜洗澡的时候水温一定要适中,以40℃左右为宜,水温太高太低都不行,太冷太热血管就会受到刺激,很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定期体检,规律用药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控制好上述指标。坚持日常运动避免久坐不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唱歌等。此外,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