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健健哥说健哥说心脏
01
和您一起聊健康,这里是健哥说。
我们今天还是从一个故事说起。王先生今年54岁,一天早上在家里突发胸痛,逐渐加重,自己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没有缓解,还出了一身冷汗。胸痛症状前后持续了大概3个小时。这期间,家属打电话问了一圈亲朋好友,托人找关系联系医生、询问病情,拖了很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医生建议立即进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是家属担心手术有风险而拒绝进行,要求住院治疗。王先生住进心脏监护病房后,接诊医生再次建议其进行介入治疗,家属仍然犹豫不决。
在入院1小时后,王先生突发室颤,意识丧失,经电除颤后意识恢复,此时家属才最终同意接受介入治疗。虽然手术顺利地完成了,但是,因为心梗面积过大,延误开通时间过长,王先生发了心力衰竭,他的预后变得很差。
02
“心梗救治,时间是关键”。这个病例是由于两次延误导致救治不及时,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第一次延误是发病后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这属于“院前延误”;第二次延误是家属对介入手术犹豫不决,再次延误手术时机,这属于“院内延误”。院前延误主要取决于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院医院急诊救治流程和家属的配合程度。
调查发现,在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约有50%在发病1小时内死于院外,大多是由于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所致[1]。研究也发现,冠状动脉闭塞20~30分钟受其供血的心肌有少数坏死,闭塞分钟时可有60%的心肌发生坏死,闭塞时间延续到分钟心肌坏死率可达70%~80%[2]。因此,我们常常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03
急性心梗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做好以下两点能够有效缩短心梗患者的救治时间:
第一,如果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首先,由急救系统运送患者,是最安全、最快捷的转运方式。其次,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庞大,医生对心梗救治的经验日趋丰富。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建设“胸痛中心”,使心梗救治的体系更加完备,制度更加规范,流程更加优化。
第二,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每一位医生在从医之前都要庄严地宣誓,其中有一句话:“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请您相信,每位医生都希望能够救助每一个接诊的患者,他们也会为患者用最专业的知识,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急性心梗患者医院、信任医生的判断和决策,积极配合医生,为动脉开通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04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早一分钟开通动脉,就能挽救回多一点心肌,多减少一些死亡的风险。猜疑是魔鬼,只有互相信任,才是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
今天内容讲完了,下期更精彩。
心脏健康知识就在《健哥说心脏》
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8(8):-
[2]郭路芬,彭亚光,李庆祥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与预后的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5(1):40-43
主讲人:刘健
责任编辑:谭素贞
编辑:邢岳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