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心肌梗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不是也有流感下的中年危机 [复制链接]

1#

都说我们生活变好了,国家更强大了,可我们还是有很多不安无处安放,前段时间《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我们再次把医疗的不安放大,一个北京中产家庭在一场流感、一个未知病毒面前变得这么脆弱,那还有多少家庭能顶得住因健康带来的意外?

危机没有到来之前,我们以为危机是不存在!

原本拼尽全力为家庭、为孩子维持的优质生活,但凡生活稍微残忍点,就发现自己无反手之力。

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生活之于我们,从来不是仁慈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轻易夺走亲人的性命;而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在面临人到中年的窘境?有些风险,我们可以预防和转移;有一些,我们并不能。

有人说,挽救亲人的生命,就像拼命伸手遮掩从桌上落下的玻璃杯一般,接住了,是幸运;未接住,破碎的过程也是生命的一种美丽。

而我想说,如果可能,请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保险,它不能阻止杯子的跌落,但是可以在杯子跌落后想办法修复。

生命这么长,却又这么短;中年这么脆弱,却又逃不开。趁来得及,为中年加一把锁,让我们的幸福,可以长一些,再长一些。

为什么40岁前一定要买保险?

40岁是癌症分水岭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重大疾病(含白血病)在我国的高发年龄是40岁之后,40岁是个分水岭,之后不仅癌症发病率上升速度加快,死亡率也大幅上升。

从年龄段来看: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39岁时处于较低水平,其中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达到.53/10万,几乎翻番(这下知道为什么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年龄有规定了吧)。有图为证: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指出,“中国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我国人均医疗费用过去几年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八成人健康投入超过总支出的5%,看病吃药,买保险、保健品居前三。(生命时报和39健康联合调查)。

万一你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且不说高昂的医疗和康复费,全家人的生活如何保证?两边老人的养老谁负责?两个孩子的教育金从何而来?这些,都是人到中年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购买保险时的保额,必须考虑涵盖以上费用。

急性心梗也找上中青年?

有关专家称,绝大多数过劳死、猝死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大部分过劳死与忽视自身健康有直接关系。经常抽烟、熬夜,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导致部分疾病逐年低龄化。”

据统计,25岁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步上升,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全球每年约发生万例心脏性猝死事件。

我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SCD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约占总死亡的9.5%,若以13亿人口推算,猝死总人数约54.4万/年,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人因为心脏问题而猝死。而心脏性猝死只是占所有猝死比例的一半不到!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国保监会规定的重疾险中必保的疾病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对这一疾病的产生原因和理赔依据做了明确定义。

某重大疾病保险条款规定,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这里的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而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不属于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但是属于某些保险合同约定的轻症重疾。因为罹患心肌梗死而获得保险理赔的案例很多。

40岁前一定要买重疾险

这几张图,发过多次,也被很多公号引用过,都是真理:

1.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

保险行业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正是收入和事业顶峰期,也是“上有老下有下”的高压期

2.重大疾病发生率

根据《年肿瘤登记年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到39岁组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上图为广州癌症发病率数据,40岁是20岁的7.45倍。

3.重大疾病险保费

以某公司终身重大疾病保险10万元保额20年交费为例,40岁的保费是20岁的近两倍。

4.免体检限额

20岁的免体检限额通常是40岁以后的两倍。40岁不比20岁更富有么?对不起,没用,从医学核保的角度,你的健康指数和小鲜肉没法比。

5.保险期间

以长命百岁为例,20岁投保的人享有80年的保障期,40岁投保则只能享有60年保障期。当然,如果您想一直健康活泼地活下去,我们就一直陪着你,天荒地老。

6.交费期间

对于交费年期,保险公司通常都会有一个“投保年龄+交费期≤60岁/65岁”之类的要求。因此,40岁以后投保,很可能面临只能选择15年交或更短交费年期的选择,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你的每期保费支出会增加,压力增大。

7.家庭影响

20岁时,来去自由无牵挂,万一真有个什么状况,可能父母年纪尚轻,身体尚佳,还能互相扶持继续过下去。可是40岁的你?一旦倒下,意味着几个家庭的崩塌。请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为你们伸出双手。当然,前提是,请敞开心扉,接纳。

保险到底买多少才够?

一个人生病住院,到底会花多少钱,我们能给自己定一个心理价位,说治到多少就喊停吗?就算你能,家人会这么做吗?这个问题,谁都没有答案。《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描述,完全超出想象,粗略算下来,这家人最后起码付了五六十万不止。还不算人情费、家人误工费,其他杂费等。

那么,万一得的是大病呢,多少才够?说十万二十万之前,请仔细计算每一部分的费用:

首先,

请记住,

绝不仅仅是治疗费用……

01

看病治疗费用

这一定是我们所能想到的第一笔钱,多少合适?10万,20万?专业医生建议,要想接受比较好的治疗,这部分费用准备30~50万比较合适;

社保的报销有比例限制。在可报销范围内,还有报销起付线和自付比例等规定。同时还有范围限制,自费药、自费项目都不在报销范围内,所以绝对不能完全指望社保。医院的统计结果,癌症治疗中,实际的社保报销比例仅为20%左右。如果是出国就医,那社保就完全不用指望了。

02

看护营养费用

病情得到了控制,出院后也很难恢复到以住的健康状态。因此,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时,我们除了要考虑支付高昂的医疗费,还要考虑到患病后在家休养时的营养费、护理费等开支。这部分费用也需准备30~50万

这部分的费用社保不包含,只能靠积蓄或者商业保险。

03

收入补偿损失

这个因素不容忽略,否则,即使通过保险理赔,家庭在没有欠外债的情况下解决了医疗费问题,但之后家庭的生活质量可能一落千丈。得了重大疾病后,家庭其他财务规划并不因此受影响,这样的重疾保障才是充足的。

还有一部分费用,就是家人辞去工作照顾病人的收入损失,这部分的损失,最好也要通过商业保险来补偿。

所以,如果你的重疾险还没有买够万,请重新做检视。另外,保险除了能理赔之外,还有很多配套的健康管理和医疗资源,比方这两年兴起的重疾绿色通道服务(在被保险人不幸患有重疾之时,帮你找全国很牛的医生,联系住院,这样,就不需要像文中主人公一样,到处动用关系,而且,像我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几人能有这方面的资源?)

中年人该买哪些保险?

其实除了重疾险,身价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医疗险,甚至养老险,都不可缺。不一一列明了,历史文章中有很多。你说这么多都买齐的话,保费成问题。

保险就是花现在的一笔小钱,去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前提是每年花的“小钱”,不太影响家庭目前的生活水平,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活在当下,绸缪未来。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要买到合适的保险,需要先看家庭状况,请远离那些不问家庭情况,一上来就跟你说这个产品好,那个产品划算的保险推销员。

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因为富人会用资金杠杆,穷人只懂拼命存钱。风险管理是底线思维,没有夯实基础的投资是水中楼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