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盼盼
有些学科很适合尬聊,比如说历史。
没见过几个树荫下乘凉的大爷会聊“永动机”、“水变氢”、“反物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抛出这个话题,对方可能哑口无言没法接话,岔开话题更尴尬。
还是历史好啊,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在中国听过成语故事的人都能扯点历史。
历史这么冷僻的专业,一旦出了校门,简直豁然开朗:原来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多呢!相信每个文史专业的小伙伴,都收到过这样热切的回应:“你是学历史/中文的呀!我也很喜欢历史/文学呢!”
一般大家听说你是历史专业的,就会向你打听一些历史问题,这时你就不好不说了。这些人可能是你新结识的朋友,可能是家庭聚餐中的长辈,可能是平时聊天的同事,还有可能是你相亲的对象。
比如相亲饭局大家坐下来,也总不好以查户口开始,他大概会说一句:“听说你在故宫工作,故宫闹*是真的吗?”
每逢此时,尴尬病就犯了有没有?那怎么机智地化解这些问题呢,以下即奉上“锦囊妙计”若干条:
1.温柔转移话题
体贴如你,一定知道,你在接到这些尴尬问题的时候,提问者也很尴尬。我每天回家,我妈就不会问我“康乾盛世是不是真的存在”“马戛尔尼访华会不会改变清代历史进程”这样的问题。
她就会跟我聊“你吃好了吗”“穿秋裤了吗”“你们办公室那个小姑娘,找到对象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接收到这样的专业问题,就是因为大家不熟,大家都是想破破冰,显得有话聊。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之间给人家一棒子抡回去,就太不厚道了,毕竟人家在跟你聊天的时候,不问你年龄多大工资多少,而是问一些你专业上的事情,这是照顾你的面子。
这时候,我通常选择温柔地转移话题,接上话,又要把话头递回去。因为对方的问题并不是让你发表长篇演讲的,只是想让你说几句,然后给彼此的交流暖个场。
比如:“你说雍正是不是改了他爸的遗书篡位的啊?”
如果我想要跟提问人继续聊下去,我会说:“这个是后来的传说啦,清宫戏里才会这么演。说起来,我也是看《雍正王朝》长大的呢(此处谨慎暴露年龄),你喜欢看历史剧吗?”
然后,话题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2.学术解答问题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大家不是想破冰,只是在一个场合下有人很认真地问了问题,并且希望你有所解答。比如你家里聚会的时候,你爸就想显摆一下你读书多,如果家里长辈要问个关于你专业的事儿,他就特别希望你能回答一下。
这些提问者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仅仅是历史爱好者,或者就连爱好者都不是,这怎么办呢?我们学历史的就总是有这样的优势,人家会附和你说,“我也喜欢历史耶”。但是你看学什么机械、化学、统计学的同学们,人家只会附和他说:“你挣得肯定不少吧。”
历史和文学是门槛很低的专业,看几本书,大家就都入门了,这是一件好事儿,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在各种场合遭遇各种尬问。这时候你恨不得自己是个学心胸外科的,你说出自己的专业,人家就总不好问你“心肌梗死的救治方案都有哪几种”。
说回来,当这些不专业的人,问了你不专业的问题,你又要很有礼貌地回答,那怎么办呢?
这就像武术过招一样,对方打过来的时候虽然很随意,但是你挡的时候,把戏做足了,反而能显得对方的水平不低。
比如:“你说雍正是不是改了他爸的遗书篡位的啊?”
“您问的这个雍正继位合法性的问题,其实是清史学界多年来一直